目前分類:12位異鄉人,傳愛到台灣的故事 (21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07  

 

文/大家健康雜誌編輯部 

 

你願意把60年的時光,無私奉獻在一個團體、一個島嶼、一群與你「語言不通」、「文化不同」的人身上?《12位異鄉人傳愛到台灣的故事》敘述著12個異國人,從年少就到台灣,他們一輩子把最精華的青春,都留在台灣的偏遠地區,為殘障者、智障者、結核病患、小兒麻痺兒童、失智老人、原住民、弱勢者服務,他們是一群比台灣人更愛台灣人的異鄉人……

 

文章標籤

悅讀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生繫念於啟智教育-呂若瑟神父

文/龐新蘭

呂若瑟神父1965年踏上了台灣這塊土地,從此展開他與台灣弱勢子民牽繫一輩子的情緣。1981年,呂神父於澎湖創辦了「惠民啟智中心」,1987年則回到宜蘭,創辦了「聖嘉民啟智中心」,20057月遷到三星鄉新址。2009年,也將丸山老人安養院遷到三星鄉,重新命名為「聖嘉民老人長期照顧中心」,兩個機構比鄰而立,成為幸福的療養園區。

 

尊重台灣在地習俗文化

最愛以「辦桌」方式聚餐

文章標籤

悅讀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《12位異鄉人,傳愛到台灣的故事》封面.jpg  《12位異鄉人,傳愛到台灣的故事》

你願意把60年的時光,無私奉獻在一個團體、一個島嶼、一群與你「語言不通」、「文化不同」的人身上?

本書敘述著12個異國人,從年少就到台灣,他們一輩子把最精華的青春,都留在台灣的偏遠地區,為殘障者、智障者、結核病患、小兒麻痺兒童、失智老人、原住民、弱勢者服務,他們是一群比台灣人更愛台灣人的異鄉人……

 

 

文章標籤

悅讀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比台灣人更像台灣人的醫師傳教士-馬仁光修士

 文/李麗秋

馬仁光修士(Br. Marinello Renato) 於1922年3月3日出生在義大利東北部Veneto省的Vicenza。由於家中手足眾多,只要有人生病,經濟就會陷入危機。馬修士說:「母親生病過世時,自己站在家門口,望著眾多手足忙著喪禮時的無助、徬徨…,總期待能為家人做些什麼!」

年幼喪母的馬修士於是在十三歲時宣誓加入靈醫會,二十二歲時發願為靈醫會會士,以醫療傳道為其此生的使命。1948年,二十六歲的馬修士從羅馬的醫學院畢業,經過短期訓練,即被靈醫會指派到大陸雲南,展開以醫療服務世人的新生活。

 

文章標籤

悅讀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為貧病奉獻至生命最後一刻-安惠民神父

 

文/郭約瑟

 

安惠民神父(Fr. Aldo Antonelli),於1919123日出生在義大利北部的特倫特市。早在十三歲,安神父就申請進入靈醫會。對一般人而言,十三歲應該還算是懵懂的年紀,為何安神父卻已經下定決心,要成為一位靈醫會會士?或許我們可以從他小時候的故事,看出端倪。

 

文章標籤

悅讀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慈母的心,是病人心中永遠的母親-高安修士

文/呂玫岭

1916117,高安修士(Br. Macello Caon)生於義大利北部特列威紹。十七歲時在威勞納城,進入靈醫會,二十歲入初學院19371010日發暫願1013日發終生願。

病人們用「母親」一詞來形容他:「他實在像一位媽媽」、「他好像母親似的照顧我們」、「他具有一顆慈母的心腸」,原來病人們口中所稱的「他」,其實就是為大陸與台灣奉獻三十八年的高安修士。高修士雖然體型高大魁梧,卻是一位非常溫柔、慈祥且難得的好護士。他什麼工作都能做,一直彎著腰照顧患者,好像永不疲倦的模樣。

包辦看護工作

每個病患的情況皆如數家珍

文章標籤

悅讀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將一生美好時光都獻給他的病人—范鳳龍醫師

文/陳仁勇

1990年10月19日,蘭陽陰霾的午後,羅東聖母護校的禮堂內正舉辦一場殯葬彌撒暨告別式,可容納五百多人的禮堂內早已擠滿了臉色悲傷、神情凝重的群眾,有穿著粗衣拖鞋的鄉下人,也有衣冠楚楚的政要高官,禮堂外聚集了更多若有所失,甚至眼眶紅澀的群眾,他們不是被分配來充場面的學生,也不是來應酬的生意人,更不是死者的親人;他們之中許多是特地請假或翹班的公務員,更有些是放下一切,大老遠從中南部專程趕來的老婦人。

他們要告別、表示敬意的不是什麼顯赫大官,也不是當地的富豪,而是一個在台灣沒有家產、沒有親人的范鳳龍醫師。這位一無所有的外國人曾是他們生命中的大恩人,「從來沒有看過這樣好心腸的醫生!」、「我的生命是他撿回來的!」、「我兒子是他從鬼門關搶救回來的!」會場不時出現類似這樣的交談與哀嘆之語。不認識范醫師的人很難想像,遺相中那位看似不茍言笑的老先生,竟是這些湧自全省各地的群眾心目中慈悲的大好人,在聖母醫院員工的眼中,在老宜蘭人的心裡,范醫師是個傳奇人物。的確,他的生平、作為、脾氣,一直是大家津津樂道的傳奇。

服務就像24小時的超商 

文章標籤

悅讀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《12位異鄉人,傳愛到台灣的故事》封面.jpg  

有感動就不遠

文/陳永興(羅東聖母醫院院長)

 

    天主教靈醫會,是大多數台灣人還覺得很陌生的團體,但是這個團體所屬的外籍神父、修士、修女們,已經默默在台灣奉獻了60年。一甲子的歲月過去了,這些異鄉人遠從歐洲來到台灣,學台灣話照顧台灣的痲瘋病患、殘障者、智障者、結核病患、小兒麻痺兒童、失智老人、原住民、小朋友……數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,他們飄洋過海來到台灣苦難的大地,變成了比台灣人更愛台灣的異鄉人,可是有多少台灣人認識他們,記得他們呢?

    二年多前,靈醫會現任會長呂若瑟神父來找我,請我到靈醫會所屬的羅東聖母醫院工作,我當時很納悶的問神父:「我既不是天主教友,也不是宜蘭人,您們怎麼會想到找我去羅東聖母醫院當院長?」神父告訴我:「因為我們這些從外國來的神父都老了,羅東聖母醫院長期以來一直照顧原住民和弱勢病患,我們經過打聽得知你也很關心這方面的醫療人權,所以覺得你來羅東聖母醫院應該很適合。」我當時愣住了,心想難道這是神的旨意?於是決定先去參觀一下再做決定。沒想到來到羅東一看嚇了一跳,聖母醫院的規模比我想像的要大很多,每天門診病患服務量將近2000人次,住院病床也將近600床,急診人次每天超過100人次,員工人數將近1,200位,整個醫院忙碌不停,更難想像的是這樣的醫院竟然在虧損,原來神父們服務窮苦病人,鄉下偏遠地區的民眾付不起醫療費就成為他們的負擔,神父每天就是付出、付出,也沒有成本觀念或經營理念。

文章標籤

悅讀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推薦序

誰才真正的愛台灣

文/黃春明(作家)

 

  人,如果有真正的愛,無私的愛,他到哪裡,哪裡都可以成為他的家鄉。反過來說,人,如果沒有真正的愛,就算他沒有離開家鄉,那家鄉也不是他的。

 

文章標籤

悅讀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感謝羅東聖母醫院報導《12位異鄉人,傳愛到台灣的故事》

 

羅東聖母醫院為慶祝天主教靈醫會來台60週年,

口述歷史小組歷時二年,

完成三十萬字初稿的第二本著作【12位異鄉人,傳愛到台灣的故事】出版了!

邀請讀者一起踏尋12位異鄉人在台灣的美麗足跡!

文章標籤

悅讀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為救病人忍捨親情-傅立吉神父

文/龐新蘭

在舉手投足間,散發著天生的樂觀、活潑與幽默感,是傅立吉神父(Fr. Felice Chech給人第一印象。私底下煮得一手純義式咖啡,濃郁芳香讓人齒頰留香,正如他的人,令人久久無法忘懷。

和傅神父熟悉的朋友、病人都喊他「愛快羅密歐」,這可不是情聖的尊稱,而是為了搶救病人,他可以開起救護車,從山上一路狂飆下來。而為了協助聖母醫院重建重症大樓,他也全台灣「飛」透透(飛車),到處去募款!

當年來台灣時,還是28歲的小夥子,如今已經變成「外國歐吉桑」,雖然講起中文仍有些怪腔怪調,但傅神父可是比誰都還「本土化」。

靈醫會眾神父、修士們忙著傳道、行醫、教書、望彌撒,其它募款、提計畫、管理院務等行政事務,全落在曾擔任聖母醫院副院長的傅神父身上。尤其是每年醫療奉獻獎頒獎典禮,總可看到他代人領獎、代表靈醫會發言的身影,直到第十四屆才輪到他為自己領取貨真價實的「醫療奉獻獎」。

文章標籤

悅讀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愛心第一,守護貧病半世紀-柏德琳修士

文/陳彩美

柏德琳修士(Br. Giovanni Petrin1934年誕生於義大利威尼斯附近一處幽靜的小城,家中共有八個兄弟。他生性溫柔體貼,侍母親至孝,常陪伴母親身邊。

畢業於米蘭護理學校的他,因為對音樂十分感興趣,所以畢業後並沒有馬上從事護理工作,反在跑到餐廳擔任駐唱歌手。

有一年,他因遭受病毒傳染昏迷了近一個月,虔信天主教的母親,總是天天向聖母禱告,祈求聖母:「如果他能在世上做好事,您就將他留下;否則,就帶走他吧!」並發願如能出現奇蹟救回孩子,就一定以服侍大眾為終身職志。後來,柏德琳修士果然恢復了健康,並開始利用課餘時間到「靈醫會」幫忙,從此和靈醫會結下不解之緣。

 

文章標籤

悅讀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守護病人的阿爸-巴瑞士修士

文/陳慶隆

巴瑞士修士Br. Luigi Pavan),於1916924日誕生在義大利北部的特列威紹城。他從小就被教育成一個勤勞、節儉、堅毅又充滿愛心的人,更是一個虔誠的天主信徒。

19381020日,他發暫願成為一個靈醫會的會士,隨後在19411026日發了終生願。他就像註定要在遙遠而陌生的國度裡,渡過他生命中最寶貴的歲月,最後也埋骨在他長期奉獻、服務的小鎮裡。山明水秀的蘭陽平原,因為有了他,而倍感榮幸與珍貴。

 

任勞任怨為救人 

文章標籤

悅讀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折翼天使的守護者-謝樂廷神父

文/陳彩美

謝樂廷神父(Fr. Rizzi Celestino)於1937年誕生於義大利的阿爾卑斯山,他總是以雄壯威武的阿爾卑斯山人為榮。他的身材魁梧,說起話來鏗鏘有力,但卻有一付溫柔善良仁慈的好心腸。

義大利大都是天主教徒,一般家庭信仰都很虔誠,認為能夠當神職人員,是一種無比的光榮。謝神父從小就憧憬能夠當神職人員,他很羡慕哥哥們都能如願以償的當上神父。曾經有一位老神父問他:「斯帝諾,你將來要做什麼?」他便不假思索衝口而出說:「「我將來要跟您一樣當神父」老神父問:「為什麼想當神父呢?」他說:「不為什麼,就把它當作使命而已」。

進入修會學校以後,他就很努力來實踐當神父的使命。謝神父一路從國中高中到大學,都在為修道之路學習做準備。而為了以後能進鐸當神父,唸完大學的課程後,他又修了四年的哲學,跟二年的神學。之後,便如願以償在修會潛修,這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-修道,然後服務的人生。

 

文章標籤

悅讀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寧願服務偏遠地區與病人血濃於水-何義士修士

文/蘇發祿

何義士修士(Br. Davide Luigi Giordan )於192486日出生在義大利東北部Veneto省的Vicenza,從小立志長大後要到國外為需要幫助的人服務。1936年,十二歲的何義士受到感召,在胸前配掛紅十字標誌,加入靈醫會病患服務的工作。二十歲時,成為靈醫會的正式會士,除了神貧、貞潔和服從的三個聖願,更許諾第四願:仁愛(為病患犧牲一切),即使高度危險的傳染病患也不得排拒。他從羅馬馬爾大醫專畢業後,就成為正式的醫師。

 

在澎湖服務31

偏遠和需要就是我們的方向

文章標籤

悅讀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需要他的地方就是家鄉-呂道南神父

文/林子舜

呂道南神父(Fr. Antonio Didone)在19331208日,出生於義大利巴多瓦省(Padova)的齊塔德拉市(Cittadella),巴多瓦位於地中海畔,呂神父自幼在這個宗教城長大,全家都是非常虔誠的天主教徒。求學時,他的成績非常優異,也很認真幫忙家務,管教弟妹也很嚴格,即所謂「長兄如父」。

十一歲時,他告訴父親想進入修道院。一開始,他爸爸很反對,因為覺得家裡很需要他,但是媽媽卻很支持他的決定。十三歲時,他終於如願以償進入修道院,並且在二十五歲時晉鐸神父。

28歲至澎湖展開醫療傳道

致力改善民生基礎建設

文章標籤

悅讀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《12位異鄉人,傳愛到台灣的故事》

2012年3月20日於羅東聖母醫院舉辦新書發表會,

感謝媒體熱烈報導!

自由時報:異鄉傳愛,聖母醫院出書緬懷「大醫師」

傳愛新書發表報導-自由電子報  

聯合新聞網:傳愛60載,聖母醫院出書、辦音樂會

文章標籤

悅讀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《12位異鄉人,傳愛到台灣的故事》出版至今,

感謝讀者文摘與工商時報報導,

讓大家有機會知道,

在台灣這塊土地某個角落,

有一群人飄洋過海來到台灣,

奉獻一生給貧病的人們。

文章標籤

悅讀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《12位異鄉人,傳愛到台灣的故事》封面.jpg  

異鄉人傳愛的絕響

文/黃勝雄醫師(門諾醫院暨相關事業機構總執行長、神經外科醫師)

 

        今天,在21世紀初,我們來回顧這12位靈醫會會士在台灣服事台灣人,到異鄉去傳愛的故事,以後可能再也看不到了。真的,我們要珍惜,這些傳愛的故事。依我個人看來,他們代表的才是真正「文明人」的故事。

        文明(civilization),公認的定義是─人類從比較原始落後的社會,進步到更理性、有智慧,而在文化生活上,在物質生活上的進步。所謂文明的進步,除了在整體社區或國家,在科學上、在藝術上、文學上和政府服務組織上有相對的進步之外,最重要的是個人表現的文明舉止,尤其在於他是否能無條件去愛護弱勢的人,去愛與自己毫不相干的外地人或異國他者。能做到這樣,才是真正的人類文明。這12位靈醫會修士的工作和作為,是真正「文明人」的故事。

文章標籤

悅讀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《12位異鄉人,傳愛到台灣的故事》好書成雙 優惠活動開跑啦!

 新的一年,獻上一份感動,讓身邊的親朋好友們有個溫暖的開始!

 

傳愛.jpg       

優惠時間:20111223日~2012113

優惠方案:

文章標籤

悅讀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