需要他的地方就是家鄉-呂道南神父

文/林子舜

呂道南神父(Fr. Antonio Didone)在19331208日,出生於義大利巴多瓦省(Padova)的齊塔德拉市(Cittadella),巴多瓦位於地中海畔,呂神父自幼在這個宗教城長大,全家都是非常虔誠的天主教徒。求學時,他的成績非常優異,也很認真幫忙家務,管教弟妹也很嚴格,即所謂「長兄如父」。

十一歲時,他告訴父親想進入修道院。一開始,他爸爸很反對,因為覺得家裡很需要他,但是媽媽卻很支持他的決定。十三歲時,他終於如願以償進入修道院,並且在二十五歲時晉鐸神父。

28歲至澎湖展開醫療傳道

致力改善民生基礎建設

 

1961年,二十八歲的呂道南神父奉天主教靈醫會指派,跨過大半個地球,來到陌生的澎湖馬公,進入天主教惠民醫院服務,展開醫療傳道的第一步。當時,台灣醫療資源普遍缺乏,更遑論離島澎湖,他雖貴為院長,但除了醫療之外,院內、院外雜務也都靠他一人打點。為了更融入當地生活,與居民有良好的溝通、互動,呂神父首先努力學習台語。在這段期間,惠民醫院也由原先的二十五床擴充到六十床。

除了提供澎湖醫療服務之外,呂神父更致力於改善當地百姓的生活。他陸續興建惠民一村及惠民二村,提供給當地窮困人家居住。此外,他深覺應加強澎湖民生等基礎建設,才能有效照顧當地居民,於是協同民眾重建碼頭,讓居民賴以維生的漁業可以順利推廣。而他也協助當地民眾鑿井,以解決水資源缺乏所引發的民生問題。雖然他為澎湖當地的貢獻良多,不擅言詞的呂神父,每當被詢及此段歷史時,總是以簡潔的台語輕描淡寫帶過,一點也沒想過要居功。

為培育醫療人員

40歲重返義大利學醫

1967年,呂神父到羅東聖母醫院服務。宜蘭羅東是以木材起家的小鎮,跟貧瘠的澎湖相比,經濟環境好上許多。但聖母醫院尚處草創時期,不但人手不足,設備也相當缺乏。當時全院上下,不論醫療人員、工友或院長,大家都得一起捲起袖子幹活,煮開水、倒痰盂、搬運病患,從早忙到晚。他在蘭陽的這塊醫療荒地上,胼手胝足,一寸一寸地整地、耕耘,一步一步地扎根;他深深體會:要幫助更多苦難病患獲得妥適的照顧,首要任務在於培養醫療專業人員。因此,1973年,他以四十歲「高齡」,不惜放下手邊一切,重返義大利巴杜大學學醫,而且攻讀的是當時人才最缺的小兒科。四年後,他以醫師身份返回蘭陽地區行醫,並擔任羅東聖母醫院第五任院長。

呂神父接任院長的職務後,仍保持一貫親切、民主式的人性化管理,讓醫院像個大家庭般和樂、溫馨。雖然院內的資源與人力始終不足,呂神父卻從未因此感到憂慮。只要遇到貧病患者,他仍會主動減免醫療費用,並不時提供有志就讀聖母護校的清寒學生學費全免的福利。無數受惠者因受其恩澤,從此走出貧病的困境,呂神父卻從未要求回饋,就算院內正值人才荒,他也不曾主動開口要求護校的學生回院服務。因為秉持這種施恩不求回報的精神,所有自願回院服務的醫療人員,都是真心發願奉獻的。

 

本文出自《12位異鄉人,傳愛到台灣的故事》

 

 

 

《12位異鄉人,傳愛到台灣的故事》封面.jpg

 

立即訂購:《12位異鄉人,傳愛到台灣的故事》

 

fbbooklogo

 

arrow
arrow

    悅讀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