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歲的陳媽媽,為了減輕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腫脹及疼痛,嘗試整骨放血、忍受針刺之苦……56歲的李媽媽,忍受不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導致的長期疼痛,泡溫泉時竟趁機調高烤箱溫度,想輕生……電視上播放著患者因類風濕性關節炎持續破壞關節,苦不堪言的心聲。
其實,不只是類風濕性關節炎,發病原因不同的退化性關節炎、痛風性關節炎發作起來,患者同樣飽受「疼痛之苦」。
治療重點
■退化性關節炎
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骨科主治醫師蕭國川指出,醫師治療這類關節炎,主要目的是止痛,而引起病症的主因──關節退化,到目前為止,仍沒有任何藥物能把退化的關節恢復年輕。
■類風濕性關節炎
對於這類患者,除了止痛消炎外,需針對發病原因,使用免疫調節劑進行治療。
■痛風性關節炎
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周昌德表示,除了在急性痛風發作時,給予藥物止痛,急性痛風過後,需針對發病原因──「尿酸過高」,進行藥物治療。
由此可知,退化性、類風濕性、痛風性關節炎,三者發病時,共同現象均為「關節疼痛」,這也是最讓患者感到不舒服與不便的問題,到底有哪些止痛藥,能有效克制疼痛?以下分述介紹:
止痛幫手1
普拿疼
蕭國川指出,普拿疼的退燒、止痛效果都不錯,雖然消炎功效不夠,但不傷胃的特性,適用於一些胃耐受性較差,一吃止痛消炎藥就會胃痛的病人。另外,有些病人吃其他止痛藥時,會抑制腎臟濾出功能,出現臉腫、腳腫,甚至皮膚出疹子的過敏反應,醫師也會建議服用普拿疼來止痛。
更多關節止疼幫手,請見《用對方法,關節不痛》
立即訂購;《用對方法,關節不痛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