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薦序

誰才真正的愛台灣

文/黃春明(作家)

 

  人,如果有真正的愛,無私的愛,他到哪裡,哪裡都可以成為他的家鄉。反過來說,人,如果沒有真正的愛,就算他沒有離開家鄉,那家鄉也不是他的。

 

文章標籤

悅讀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感謝羅東聖母醫院報導《12位異鄉人,傳愛到台灣的故事》

 

羅東聖母醫院為慶祝天主教靈醫會來台60週年,

口述歷史小組歷時二年,

完成三十萬字初稿的第二本著作【12位異鄉人,傳愛到台灣的故事】出版了!

邀請讀者一起踏尋12位異鄉人在台灣的美麗足跡!

文章標籤

悅讀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為救病人忍捨親情-傅立吉神父

文/龐新蘭

在舉手投足間,散發著天生的樂觀、活潑與幽默感,是傅立吉神父(Fr. Felice Chech給人第一印象。私底下煮得一手純義式咖啡,濃郁芳香讓人齒頰留香,正如他的人,令人久久無法忘懷。

和傅神父熟悉的朋友、病人都喊他「愛快羅密歐」,這可不是情聖的尊稱,而是為了搶救病人,他可以開起救護車,從山上一路狂飆下來。而為了協助聖母醫院重建重症大樓,他也全台灣「飛」透透(飛車),到處去募款!

當年來台灣時,還是28歲的小夥子,如今已經變成「外國歐吉桑」,雖然講起中文仍有些怪腔怪調,但傅神父可是比誰都還「本土化」。

靈醫會眾神父、修士們忙著傳道、行醫、教書、望彌撒,其它募款、提計畫、管理院務等行政事務,全落在曾擔任聖母醫院副院長的傅神父身上。尤其是每年醫療奉獻獎頒獎典禮,總可看到他代人領獎、代表靈醫會發言的身影,直到第十四屆才輪到他為自己領取貨真價實的「醫療奉獻獎」。

文章標籤

悅讀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愛心第一,守護貧病半世紀-柏德琳修士

文/陳彩美

柏德琳修士(Br. Giovanni Petrin1934年誕生於義大利威尼斯附近一處幽靜的小城,家中共有八個兄弟。他生性溫柔體貼,侍母親至孝,常陪伴母親身邊。

畢業於米蘭護理學校的他,因為對音樂十分感興趣,所以畢業後並沒有馬上從事護理工作,反在跑到餐廳擔任駐唱歌手。

有一年,他因遭受病毒傳染昏迷了近一個月,虔信天主教的母親,總是天天向聖母禱告,祈求聖母:「如果他能在世上做好事,您就將他留下;否則,就帶走他吧!」並發願如能出現奇蹟救回孩子,就一定以服侍大眾為終身職志。後來,柏德琳修士果然恢復了健康,並開始利用課餘時間到「靈醫會」幫忙,從此和靈醫會結下不解之緣。

 

文章標籤

悅讀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守護病人的阿爸-巴瑞士修士

文/陳慶隆

巴瑞士修士Br. Luigi Pavan),於1916924日誕生在義大利北部的特列威紹城。他從小就被教育成一個勤勞、節儉、堅毅又充滿愛心的人,更是一個虔誠的天主信徒。

19381020日,他發暫願成為一個靈醫會的會士,隨後在19411026日發了終生願。他就像註定要在遙遠而陌生的國度裡,渡過他生命中最寶貴的歲月,最後也埋骨在他長期奉獻、服務的小鎮裡。山明水秀的蘭陽平原,因為有了他,而倍感榮幸與珍貴。

 

任勞任怨為救人 

文章標籤

悅讀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折翼天使的守護者-謝樂廷神父

文/陳彩美

謝樂廷神父(Fr. Rizzi Celestino)於1937年誕生於義大利的阿爾卑斯山,他總是以雄壯威武的阿爾卑斯山人為榮。他的身材魁梧,說起話來鏗鏘有力,但卻有一付溫柔善良仁慈的好心腸。

義大利大都是天主教徒,一般家庭信仰都很虔誠,認為能夠當神職人員,是一種無比的光榮。謝神父從小就憧憬能夠當神職人員,他很羡慕哥哥們都能如願以償的當上神父。曾經有一位老神父問他:「斯帝諾,你將來要做什麼?」他便不假思索衝口而出說:「「我將來要跟您一樣當神父」老神父問:「為什麼想當神父呢?」他說:「不為什麼,就把它當作使命而已」。

進入修會學校以後,他就很努力來實踐當神父的使命。謝神父一路從國中高中到大學,都在為修道之路學習做準備。而為了以後能進鐸當神父,唸完大學的課程後,他又修了四年的哲學,跟二年的神學。之後,便如願以償在修會潛修,這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-修道,然後服務的人生。

 

文章標籤

悅讀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寧願服務偏遠地區與病人血濃於水-何義士修士

文/蘇發祿

何義士修士(Br. Davide Luigi Giordan )於192486日出生在義大利東北部Veneto省的Vicenza,從小立志長大後要到國外為需要幫助的人服務。1936年,十二歲的何義士受到感召,在胸前配掛紅十字標誌,加入靈醫會病患服務的工作。二十歲時,成為靈醫會的正式會士,除了神貧、貞潔和服從的三個聖願,更許諾第四願:仁愛(為病患犧牲一切),即使高度危險的傳染病患也不得排拒。他從羅馬馬爾大醫專畢業後,就成為正式的醫師。

 

在澎湖服務31

偏遠和需要就是我們的方向

文章標籤

悅讀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需要他的地方就是家鄉-呂道南神父

文/林子舜

呂道南神父(Fr. Antonio Didone)在19331208日,出生於義大利巴多瓦省(Padova)的齊塔德拉市(Cittadella),巴多瓦位於地中海畔,呂神父自幼在這個宗教城長大,全家都是非常虔誠的天主教徒。求學時,他的成績非常優異,也很認真幫忙家務,管教弟妹也很嚴格,即所謂「長兄如父」。

十一歲時,他告訴父親想進入修道院。一開始,他爸爸很反對,因為覺得家裡很需要他,但是媽媽卻很支持他的決定。十三歲時,他終於如願以償進入修道院,並且在二十五歲時晉鐸神父。

28歲至澎湖展開醫療傳道

致力改善民生基礎建設

文章標籤

悅讀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